大家都知道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拍过很多叫好又卖座的电影,但你知道吗?在香港电影史上,也曾出过一部创纪录的纪录片:1965年,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横扫香港票房,创下当年中西影片最高卖座纪录。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2023年“你的向往 我的信仰”音乐季语言艺术专场上,该校语言艺术团的师生们以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故事为蓝本,打造和演绎了情景史诗剧《悠悠东江情》,分《电话驰援》《工地建设》《请战报告》《两地深情》四幕情景,生动再现了《东江之水越山来》所记录的史实故事。
目前,广东省文化艺术界以“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为素材蓝本,已创作了一本书《血脉》、一部粤剧《东江紫荆红》,另还计划推出一部电影作品。
(资料图)
忆楷模,致青春
情景史诗剧《悠悠东江情》震撼演出
20世纪60年代,香港正遭受严重水荒之困。为解决香港缺水问题,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克服施工装备落后、5次强台风袭击等重重困难,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
当时,在那个专业人员奇缺的年代,为支援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广东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院长、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麦蕴瑜组织200多名师生投入工程建设。他们打起背包、住进工棚,义无反顾用自己的汗水、泪水,乃至鲜血和生命,把青春岁月最重要的那篇论文,写在了东深供水工程这座供水丰碑之上。
《悠悠东江情》记录的就是这段峥嵘历史,讲述的就是昔日青春学子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投身建设的奋斗故事。艺术团指导教师曹凤霞教授说:“我们以‘建设东深供水工程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浸润式教学,使学生们感受前辈们‘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无畏、无私的精神。”
当天,学生们穿上具有年代感的服装,精气神十足地走上搭建在舞台之上的“工棚”,朗诵了原创诗《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新的青春之声响起,时空位移,一下子将大家带到几十年前老一代广工学子投身祖国建设的奋斗现场。
兴文艺,育新人
高校力量紧护薪火相传的火苗
新时代、新青年、新文艺。近年来,高校文艺作品佳作频出,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助益了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繁荣。
据悉,此次音乐季语言艺术专场上,除了情景史诗剧《悠悠东江情》外,还有《你的向往 我的信仰》《100年正青春》《月光下的中国》《我是中国人》等诗词朗诵。通过青年学子的动人演绎,传递着“一百年间,中国青年,赤诚不改,步履不停,青年永在,青春永在”的奋斗精神;感受着“月光下的中国,大河奔流,白浪溅起满天的星星,长城巍峨,绵延万里的巨龙,砖的鳞甲闪着银光”的山河壮阔。
也有广工学子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穿越剧《一堂课:对话经典》,通过一堂课,利用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让大家重回千年之前,与一众先贤谈论古今中外,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深厚与宽广。
同时还有原创作品相声《学地理》《厂中趣事》,以及为广东优秀动画片《熊出没》和经典电影片段配音串烧节目,提醒着大家能够永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要丢掉自己的那份童心。
本次活动由广东工业大学语言艺术团指导教师曹凤霞教授、韩亚楠老师编导,周秉骐、王艺霓同学主持,原广州军区《战士报》主编、《你的向往 我的信仰》诗歌作者郑宏彪大校及广州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教师代表受邀出席,也吸引了诸多校内外师生前来观看。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通讯员 曹凤霞
摄影:李治嘉 代蕾
标签: